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五
           明 杨士奇等 撰
  经籍
东汉光武建武元年陈元与桓谭杜林 郑兴
俱为学者
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奏以为左氏浅末不
宜立元闻之乃上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悯
(第 1a 页)
建武六年徵 郑兴
为太中大夫明年三月晦日食兴因
上疏曰春秋以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人反德为乱
乱则妖灾生往年以来谪咎连见 (第 2b 页)
春秋左氏传曰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郑元注
周礼云茅以供祭之苴亦以缩酒此用茅有为藉缩酒
二义也 郑兴
注周礼云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
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左氏传云束茅而灌
之以酒为缩郑元注周礼云 …… (第 6b 页)
疏云宗庙之祭未杀牲先酌
郁鬯酒灌地以求神此则独言以郁鬯灌地亦不指言
用茅也若依郑元之言则茅为泲酒若依 郑兴
杜预之
言则天地宗庙俱渗酒也又周礼祀天神祭祀用萧茅
左氏又言包茅不入王祭不供以祭言之则通于天地
宗庙 (第 7a 页)
矣况 郑兴
杜预已有束茅沃酒之言许氏说文 …… (第 7a 页)
又云酹啜祭也此则酹酒之义 郑兴
杜预许氏当汉晋
之世已言之矣安得谓之流俗哉然而封禅之礼前史
不备开元之制最为详悉按元宗实录唐会要并云 (第 7b 页)
 冯鲂 虞延
   郑弘 周章 梁统(子竦元曾孙/商 孙翼)张纯(子/奋)曹褒
    郑元  郑兴(子/众)
范升 陈元 贾逵 张霸
   (子楷陵楷子/陵 弟元)桓荣(子郁/子煜) (孙焉典曾孙鸾彬鸾 (第 63b 页)
议汉因之后汉置二十人(后汉/张堪)
(拜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故人号为中东门君又隗/嚣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郑兴
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
(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胡广云諌议光禄/中大夫及中散大夫此四等者于古礼 (第 5b 页)
夫皆奔归嚣
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以前王莽平河大
尹长安谷恭为掌野大夫平陵范逡为师友赵秉苏衡 郑兴
为祭酒申屠刚杜林为持书杨广王遵周宗及平 (第 38a 页)
 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馀并优以宽科完其封
 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昔留侯以为高祖悉用
 萧曹故人而郭伋亦讥南阳多显 郑兴
又戒功臣专
 任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
 之路意者不其然乎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 (第 60b 页)
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河南 郑兴
东海卫宏等皆
长于古学兴尝师事刘歆林既遇之欣然言曰林得兴
等固谐矣使宏得林且有以益之及宏见林闇然而服 (第 41b 页)
  樊宏(子倏准族/曾孙)阴识(弟/兴)朱浮 冯鲂 虞延 郑
  弘 周章 梁统(子竦元曾孙/商 孙冀)张纯(子/奋)曹褒 郑
  元  郑兴(子/众)
范升 陈元 贾逵 张霸(子楷陵/楷子) …… (第 1a 页)

郑兴
(第 57a 页)
少赣
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
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天凤中将门
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 …… (第 57a 页)
荐之曰切见河南 郑兴
执义坚固敦悦诗书好古博物
见疑不惑有公孙侨观射父之德宜侍帷幄典职机密
昔张仲在周燕翼宣王而诗人悦喜惟 …… (第 59b 页)
王莽从歆受左氏学以
钦为厌难将军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锐精覃思至不
与乡里通以父任为郎建武初元与桓谭杜林 郑兴

为学者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奏以为左氏
浅末不宜立元闻之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正本文
武并用深 (第 67a 页)
尚书章
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刋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
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
贾逵 郑兴
父子并敦悦之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
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
广圣意会南夷反叛以植 (第 23a 页)
  后汉
范氏曰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
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
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

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 郑兴
杜林卫
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
法教授易有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
鲁韩 …… (第 28b 页)
传之学者咸诵习焉时山阳张匡字文通亦习韩诗作
章句后举有道博士徵不就卒于家
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也少与河南 郑兴
俱好古学初九
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
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后从大司空杜林更受 …… (第 49b 页)
仕为公车
司马令以父母老托疾去官欲归乡里会荆州道断不
得去少府孔融上书荐之即徵还拜议郎以寿终
建武中 郑兴
陈元传春秋左氏学时尚书韩歆上疏欲 (第 56b 页)
少宜预畜养也)
后汉置二十人(张湛拜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故人/号为中东门君又隗嚣广置识位以自)
(高 郑兴
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置也胡广云谏议光禄太中中散大夫此四)
(等于古礼皆天子 (第 9b 页)
  考工记以补其阙至孝成时刘歆校理秘书始得
  序列著于录略为群儒排弃歆独以为周公致太
  平之迹永平时杜子春初能通其读郑众 郑兴

  尝传受康成皆引之以参释异同云
  陈氏曰按艺文志曰周官经六篇本注云王莽时刘
  歆置博士颜师 (第 17a 页)
  全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昔留侯以为

  高祖悉用萧曹故人而郭伋亦讥南阳多显 郑兴
  
又戒功臣专任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
  钧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永平中显宗
  追感前世功臣 (第 17a 页)
  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
光武建武元年正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帝是年六月方
即位时犹为更始三年 二年正月甲子朔在危八度

时世祖初兴天下贼乱未除虚危齐也贼张步拥兵据
齐上遣伏隆谕步许降旋复叛称王至五年中乃破
三年五月乙卯晦(潜潭巴曰乙卯食雷不行/雪杀草不长奸人入官)在柳十四
度柳河南也时世祖在雒阳赤眉降贼樊崇谋作乱其
七月发觉皆伏诛(古今注曰四年五月/乙卯晦日有食之) 六年九月丙
寅晦(潜潭巴曰丙寅食久旱多/有徵京房曰有小旱灾)史官不见郡以闻(夲纪/都尉)
(诩以/闻)在尾八度(朱浮上疏以郡县数代/群阳骚动所致见浮傅) 七年三月癸
亥晦(潜潭巴曰癸亥日食天人崩 郑兴
曰顷年/日食每多在晦行疾也君亢急臣下促迫)在毕五 (第 21a 页)
 隗嚣归天水复招聚其众(复扶/又翻)兴修故业自称西州
上将军三辅士大夫避乱者多归嚣嚣倾身引接为布
衣交以平陵范逡为师友(逡七/伦翻)前凉州刺史河内 郑兴
为祭酒(前书音义曰礼饮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称祭酒祭祀时唯长者以酒沃酹)茂陵申屠 (第 17a 页)
军之于国家义
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隗嚣矜已饰
智每自比西伯(西伯文/王也)与诸将议欲称王 郑兴
曰昔文
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论语载孔/子之言)武王八百诸
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武王观兵孟津诸 …… (第 33b 页)
后又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郑兴
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
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
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贤曰病 …… (第 34a 页)
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
胡骑校尉封镌羌侯(胡骑校尉武帝置秩二千石/贤曰镌谓镌凿也镌子全翻) 郑兴
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徙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
曰今为父母未葬乞骸骨(为于/伪翻)若以增秩徙舍中更停
留 …… (第 34b 页)
上/卷元年)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
数而欲牵儒生之说(贤曰儒生谓马援说嚣归光/武余谓儒生指 郑兴
班彪等)弃千
乘之基(列国之赋兵车/千乘乘绳證翻)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
之轨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 (第 35a 页)
度外而)
(不为/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发间使召携贰(贤/曰)
(间使谓来歙马援等也携贰谓王遵 郑兴/
杜林牛邯等相次而归光武间古苋翻)使西州豪桀
咸居心于山东则五分而有其四若举兵天水必至沮
(沮在/吕 …… (第 2b 页)
林自隗嚣所来(嚣考异曰本传云七年徵刚按明年/ 已臣公孙述必不用诏书当在此)
(年/)帝皆拜侍御史以 郑兴
为太中大夫 三月公孙述 …… (第 4b 页)
兵往来为之援埶
(张形埶以/为之援也) 癸亥晦日有食之诏百僚各上封事其上
书者不得言圣(上时/掌翻) 太中大夫郑兴
上疏曰夫国无善
政则谪见日月(贤曰谪责也音直/革翻见贤遍翻)要在因人之心择人
处位(处昌/吕翻)今公 …… (第 14b 页)
下同)云中太守乔扈各举郡降
(前代录匈奴贵姓/乔氏代为辅相)帝令领职如故 帝好图谶(谶楚/谮翻) 郑兴
议郊祀事曰吾欲以谶断之(好呼到翻/断下乱翻)何如对曰
臣不为谶帝怒曰卿不为谶非之邪兴惶恐曰臣于书
有 …… (第 17a 页)
翻) 帝还自长安 冬
十月公孙述使刺客诈为亡奴降岑彭夜刺杀彭(刺杀/之刺)
(七亦/翻)太中大夫监军 郑兴
领其营以俟吴汉至而授之
彭持军整齐秋豪无犯邛榖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
遣使迎降(任贵降述事见四十卷/元 (第 34a 页)
国以其县属庐江郡)
(谭出为郡丞不必在是年/通鉴因灵台事并书于此)道病卒
 范晔论曰桓谭以不善谶流亡 郑兴
以逊辞仅免贾
 逵能傅会文致最差贵显 (第 26a 页)
(郑兴
事见四十二卷七年/明帝永平中贾逵上言左)
 (氏与图谶合明刘氏为尧后帝嘉之历/迁侍中领骑都尉甚见信用 (第 26a 页)
  显宗孝明皇帝下
永平四年春帝近出观览城第(城雒阳城第宅也贤曰/有甲乙之次故曰第)
欲遂校猎河内(河内郡在雒阳/北百二十里)东平王苍上书谏帝览
奏即还宫 秋九月戊寅千乘哀王建薨无子国除(乘/绳)

(證/翻)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鲂音/房)以河南
尹沛国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恭湛之兄子也
 陵乡侯梁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下狱死(松嗣父统/爵为陵乡)
(侯县读曰悬/下遐稼翻)初上为太子 太中大夫郑兴
子众以通经
知名(知名者有名于/时人皆知之也)太子及山阳王荆因梁松以缣帛
请之众曰太子储君无外交之 (第 1b 页)